東西典藏

淸。黄花梨筆筒 范湖居士款

明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觀,講究做人品德,想盡辦法尋覓各類美器,以展示自己的審美心境和雅逸才華,又以黃花梨為上品。有的人甚至親自操刀製作,以擁有精美絕倫的黃花梨筆筒為榮,從而推動了筆筒的製作與發展。因黃花梨樹木生長緩慢、色彩鮮艷、香氣怡人、紋理清晰、木質堅硬,名貴天成,其木性和品質是世界眾多名貴木材之首。自古一木難求,價可奪金,為達官富賈,文人雅士,社會名流所喜愛。
 

此件晚清黄花梨筆筒,刻有范湖居士詩,落款:周。

春半吳州白草芳,
白堤新柳有鳴雞,
花間歷選山中勝,
月下猶傳石上觴,
醉於大堤庚子夜,
坐臨池水說干將,
宵分清石送歸棹,
花霧雅籠七里店。
范湖居士 款:周

《 關於周閒 》
周閒 - 海上畫家中深受敬重的先賢人物。周閑(1820-1875),字存伯,一字小園,號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晚清著名詞人、海上畫派名家與篆刻家。

周閑善篆刻,富金石派學養。喜用行楷,氣韻樸厚,又擅畫花卉蔬果,筆致儒雅秀挺,雄渾豐腴,對海上金石派文人畫風廣有影響,與任熊、趙之謙等同為海上畫派先驅。知名上海畫派大師吳昌碩素敬重周閑。畫作中不時可見「仿范湖法」、「畫畢,自視略似范湖」的題識,稱「范湖用筆,專尚神韻」。由此可見周閑才情與地位之高,倍受後生晚輩所推崇。

嚴迪昌《清詞史》稱周閑的詩詞作品足以與鴉片戰爭時期詩史型詩人貝青喬並駕齊驅。

本件文物難能可貴在黃花梨文房器不僅承載著儒釋道等眾多傑出的哲學思想,還融入了許多雕刻藝術等諸多中國藝術元素,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稀缺性。

黃花梨在明末清初被大量使用後,清中後期已極度緊缺,加之其生長緩慢,非數百年難以成材,因此,黃花梨顯得極為珍貴。現在如能覓得筆筒之類小件黃花梨器已屬難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