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五郎是日本現今最具影響的古董商號「不言堂」的創始人。他被歐洲人譽為「小拿破侖」,在鮮有亞洲面孔的歐洲拍場上,屢次締造了中國瓷器新的拍賣紀錄。同時他也不斷將自己的藏品捐贈給亞洲各地的藝術館,將自己一生累積的「目利」之藝流傳百世。
.jpg)
著名古董商、收藏家阪本五郎於2016年8月15日在東京辭世,享年92歲。
1947年夏,年屆二十四的坂本五郎離開八王子市,往遷東京開店。中國古諺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阪本氏引用之,商店名曰「不言堂」,日語有「不言」及「道」之意。

「一竅不通」初涉古董市場
坂本五郎的一生可謂是充滿傳奇。1923年9月1日,阪本五郎出生才剛一天,關東發生大地震,重創橫濱,滿目瘡痍。母親在一片頽垣敗瓦中救出尚在襁褓中的他與其他6名子女,以及遭墮落橫樑壓折盤骨的夫婿。可惜得傷後的父親一病不起,八年後更與世長辭。因此母親帶著他們遷往東京以西40公里的八王子市投靠親戚,過著艱辛的歲月。1936年,12歲的坂本五郎,在完成了6年的小學後,便於橫濱一所魚乾批發店當學徒。二戰末年,店鋪生意一落千丈,阪本重返八王子市,轉營舊衣買賣,並涉足與駐日盟軍的黑市交易。雖擅長判別海產好壞,卻時被仿品所誤,未能洞察商品優劣,損失連連。事隔六十載後,他憶述此段往事苦笑道:「我自幼便敢於冒險,以博弈為好。或許這是我與贋品漫長鬥爭之開端。」但是黑市交易畢竟存在危險,儘管阪本五郎承認當時他對古董「一竅不通」,但在權衡之下,他還是別過舊衣買賣,開始了他的古玩生涯。
在1996年12月開始於《日本經濟新聞》連載的自傳中,阪本五郎憶述於東京設店「不言堂」,參與倫敦、紐約、巴黎拍賣,當中所記,辛酸多於榮耀。他曾買贋品,嘗過錯誤判斷市場而高買低售的滋味。
「不言堂」的第一桶金來自於阪本五郎遠赴日本北部購得伊萬里燒彩瓷盤,售予美國官兵。他也曾涉獵日本鐵茶壺買賣,但礙於資金所限,僅能支付平俗之品。戰後初年,他四出淘寶,每月有約20天在外,搭乘火車,拖著滿載便宜雜貨的行李,足跡遍及日本各地。而此時,阪本深知伊萬里燒僅屬「中庸之品」,高級藝術品商人大都不屑涉獵。要躋身古董英傑之列,專營古代藝術乃不二法門。
因此他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青銅器的收藏。二戰後,由於市場受限於盟軍佔領軍及日圓新鈔,加上寡學淺識,日本藝商一般對中國青銅器望而卻步。阪本五郎雖承認他對青銅器的瞭解「僅止於銅鐵之辨」,但他卻未有畏縮。「新石器時期青銅,擊而鳴之,可斷其歲。訛音千響,才得一要領體悟。」「訛音千響」雖非確數,卻不失為謙遜之道,用於阪本五郎身上,實合宜不過。他以日本著名學者水野清一、樋口龍康等為師,經常討教鑒定知識,終於以銳眼卓見贏得了這場「危險遊戲」,成為日本最重要的青銅器收藏家之一。

1968年,他用母親的名義饋贈東京國立博物館十件商周青銅,以慶賀亞洲新翼啓幕,這是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捐獻。這些由水野清一挑選的青銅器,是阪本多年收藏中最精華的部分,其中包括獸面紋三羊大口尊等重器。這次捐贈也打破了過往日本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收藏,私立博物館佔絕對優勢的局面。2002年,阪本又捐贈382件古銅器予奈良國立博物館,這些青銅器都是清末民國時期流往日本的文物,其中商末期的《鳳凰文卣》蓋、底就有多字銘文,西周《伊簋》有102字長篇銘文等等,所贈青銅現悉存於該館的「青銅器館」。儘管數量奈良佔優,但是東京的品質最高。除了潛心鑽研青銅之外,他也在上世紀50年代初走研究中國器物收藏的道路,歷盡挫敗,終得要領。其成功的開端,可謂始於他售予日本藏家廣田松繁的南宋官窯仿古琮式瓶,最終這件藏品被捐贈給東京國立博物館。
60年代,參與倫敦拍賣的日本古董商或藏家極少,坂本五郎則是其中之一。1960年,他首度離國出遊,此後二十載,往返歐洲上百回,總是懷著無比的好奇和義無反顧的決心。他自知「不擅外語,除‘ABC’外不懂英文」,「只好單憑‘勇氣與直覺’,這就是我作買賣決定時的口號」。憑藉這些特質,坂本五郎在海外屢創佳績。他在倫敦購下嘉靖五彩魚藻紋罐(中等尺寸,現藏東京畠山記念館)的新聞,被倫敦泰晤士報所報導。好友John Figgess爵士聞訊後寫信道,而戰後第一位見於該報的日本人名是乃首相吉田茂,阪本五郎則是第二人。「我逐步朝著要擁有日本以至全世界最頂級藝品的夢想邁進。因此,歐洲人從前稱我為‘小拿破侖’。」阪本五郎在晚年出版的回憶錄里寫到。
二戰前,日本國內所知的官窯收藏僅止二器。1970年,坂本五郎得悉南宋官窯瓶將於倫敦拍賣,他以房屋作抵押,飛赴英國參與。經過一輪熱烈競投,卻敗給好友仇炎之。兩年後,他終於成功投得重器,這被他視為自己古董事業的又一個高峰:「時至今日,我仍然相信,是1972年購下的元代牡丹罐,觸發了全球中國瓷器的昌盛暢旺,誘出更多的稀珍瑰寶。」1972年,倫敦佳士得拍賣的「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鏤空牡丹紋蓋罐」開拍在即。為確保能投得這件當時認為是獨一無二之品(現知只有三例與之相近,分別藏於大英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及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坂本五郎在赴倫敦前,作好了出售所有藏品甚至不言堂的準備。他最終旗開得勝,以22萬英鎊(時值 1 億8千萬日元,約為50萬美元,拿下這個曾經用作雨傘架的元朝大罐,刷新當時亞洲藝術品的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他自傳的書名《一聲千兩》也是來源於此。在宣告成交過後,坂本五郎心情仍未平伏,並感到腹部劇痛,呼吸困難。但不論當時還是現在,他從不認為付出的價錢過高。他曾寫道:「佳品是昂貴的」。而他也在自傳中認為:「我為能自許乃戰後最勇敢的器物買家而驕傲。」在投得元代牡丹罐的數年後,坂本五郎又從東京美術俱樂部購入青花魚藻紋罐,獲他譽為瓷器之皇。他曾在布魯克林博物館見過相近之青花魚藻紋罐,羨愛不已,但在他眼中,二器相較,東京美術俱樂部瓷罐猶勝一籌。他奪魁後欣喜若狂,帶了瓷罐回家,抱之入浴,把歲月留下來的塵土洗滌乾淨,並如上賓一樣與之共進晚膳。1999年4月,坂本五郎再下一城,在香港蘇富比以2917萬港元拍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成交記錄,也是目前官窯瓷器拍賣中十大最高價拍品之一。
.jpg)
雖然坂本五郎一生都在為尋求稀世珍寶而走遍全球,但是他的理想是:「古董商人的生意,就是搜尋這些寶物,將其公諸於世。」因此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曾多次將自己的藏品捐贈給日本以及中國的美術館。除了上文提及的東京與奈良國立美術館捐贈外,在建國初期的1952年,阪本五郎便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捐贈了一件南宋花式漆盤。在1969年12月至2008年3月,阪本五郎共向台北故宮博物院捐贈了5件藏品,其中包括半山式彩陶罐、唐加彩陶馬、宋漆盤、磁州窯系白釉瓷洗。
坂本和台北故宮的淵源極深,在蔣復璁擔任故宮院長期間,他應邀拜訪故宮,院方特從山洞庫房裡拿出汝窯珍品供他觀賞。返回日本後,坂本決定捐贈私房珍寶給台北故宮,1969年,故宮為此派員到日本挑選了新石器時代的半山彩陶罐與唐加彩陶馬。台北故宮原本打算出資購買加彩陶馬,但坂本一來難以割愛,二來擔心與台北故宮的關係變質。正在猶豫不決時,阪本的母親勸他,既然這是中華文物,就「還」給故宮吧!事母至孝的坂本因而把唐加彩陶馬捐給故宮。 1985年,坂本再度向台北故宮捐贈宋黑漆方盤和宋葵花式漆盤。2007年台北故宮全面重新開館前夕,館長林曼麗突然接獲坂本五郎的來信,表示要將他收藏多年的磁州窯白釉盆捐給台北故宮,這件寶物曾先後在1961年與東京國立博物館、1978年在大阪市美術館展出過。而後,坂本五郎更是親身把這件藏品送到台北故宮。
除了自己身體力行將藏品進行捐贈外,坂本五郎還希望身邊的朋友也能加入這樣的行列中。阪本和旅日華僑彭楷棟相交甚篤。坂本捐贈300多件青銅器給日本奈良博物館的行為,讓彭楷棟自嘆:「有錢也沒用,就算想捐贈也沒有地方接受!」坂本提醒他:「你不是從台灣來的嗎?」彭楷棟因而大手筆把300多座古佛的畢生珍藏捐贈給台北故宮。
1952年,坂本五郎便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了一件南宋花式漆盤。
1968年,他用母親的名義饋贈東京國立博物館十件商周青銅,以慶賀亞洲新翼啓幕,這是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捐獻。
1972年購下的元代牡丹罐,觸發了全球中國瓷器的昌盛暢旺,誘出更多的稀珍瑰寶。
1978年,坂本五郎因健康理由正式退休,別過不言堂,遷居京都。
1985年,坂本再度向台北故宮捐贈宋黑漆方盤和宋葵花式漆盤。
1999年4月,坂本五郎再下一城,在香港蘇富比[微博]以2917萬港元拍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成交記錄,也是目前官窯瓷器拍賣中十大最高價拍品之一。
2002年,坂本又捐贈382件古銅器予奈良國立博物館,這些青銅器都是清末民國時期流往日本的文物,其中商末期的《鳳凰文卣》蓋、底就有多字銘文,西周《伊簋》有102字長篇銘文等等,所贈青銅現悉存於該館的「青銅器館」。
2007年台北故宮全面重新開館前夕,館長林曼麗突然接獲坂本五郎的來信,表示要將他收藏多年的磁州窯白釉盆捐給台北故宮。
2016年8月15日,著名古董商、收藏家坂本五郎在東京辭世,享年92歲。